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08:10 点击次数:154
中工网讯 日前,在石家庄市总工会“‘大思政课’提升年”活动深入推进之际,行唐县总工会紧扣服务大局、服务职工的核心任务,构建起“示范引领、沉浸体验、一线渗透”的三维立体思政教育课堂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、扎根职工心田,为县域发展凝聚起职工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。
行唐县总工会着力提升理论宣讲的示范性与感染力,组建了由党校资深教师、理论专家领衔的“核心讲师团”,聚焦高质量发展、中国式现代化等主题,深入解读政策精髓,确保理论阐释的深度与高度。同时,挖掘本土资源,选拔各级劳模、工匠组成“榜样宣讲团”,将“三个精神”融入学校“大思政课”体系,把宏大理论转化为个人奋斗故事与岗位实践。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、企业车间,用乡音土话讲家国大事,以小故事阐明大道理,让职工群众听得懂、有共鸣。今年以来,已开展示范性宣讲4场,覆盖职工超千人次。
为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,行唐县总工会策划了“行走的‘大思政课’”,依托本地红色文化、工运历史、高新企业及非遗工坊等资源,设计多条现场教学路线,组织职工走进上南庄烈士陵园、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,在历史场景中感悟初心;深入中节能、迈尔斯通等高新企业,感受创新发展脉动;探访蓝印花非遗工坊等,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融合。活动中通过专家导学、情景再现、互动研讨等形式,引导职工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认知、坚定信念。目前已组织8批次,500余名职工参与活动。
针对职工碎片化时间与生产一线场景,行唐县总工会推广灵活高效的“班前小课堂”,指导企业利用班前会、工间休息等时段开设“十分钟微课堂”。内容聚焦理论要点、最新政策、劳模故事等,以短、精、活为特点,借助口袋书、短视频等载体丰富素材,由车间班组长等担任“微讲师”,结合工作实际即时解读分享。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将思想引领融入日常,实现思政教育常态化。目前已在5家重点企业试点,惠及一线职工2000人。
通过构建“示范课堂举旗帜、行走课堂强体验、班前课堂润日常”的立体化体系,行唐县总工会有效打通基层理论宣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维课堂如精准滴灌系统,将思想养分持续输送到职工心中,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,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,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动能与精神支撑。
(河北工人报记者高超 通讯员蒲晶晶)